Address
304 North Cardinal
St. 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Work Hours
Monday to Friday: 7AM - 7PM
Weekend: 10AM - 5PM
春季養肝
陽氣萌發萬物生長
甘味食物有助脾胃
春季是寒氣漸消、萬物開始生長、陽氣萌發的季節,人體機能也活躍了起來,在春天就要開始培養陽氣,增強抵抗力。
立春:陽氣初生,宜溫辛食物提升免疫力。
雨水:養生宜強健脾胃。
驚蟄:春季對應肝經,飲食宜養肝排毒。
春分:疏肝解鬱,宜解熱制養、消腫止痛。
清明:乍暖還寒,首重健脾袪濕、抗風邪。
殼魚:易受溼邪侵,飲食應健脾袪溼。
夏季養心
萬物欣欣向榮
苦味食物解毒去心火
夏季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,心氣也最旺盛、易上火,潮濕悶熱易引腸胃炎、皮膚病,務必做到「靜心、戒躁、無怒」。
立夏:室內除濕防濕邪,避免肩頸痠痛上身。
小滿:天氣溼熱,飲食宜清爽清淡。
芒種:百毒之月脾胃弱,飲食重補氣袪溼。
夏至:心火旺,養生宜健脾養胃。
小暑:一日熱三分,可多吃健脾食材。
大暑:長夏防濕熱,小口慢喝溫水更解渴。
秋季養肺
防秋燥養肺氣
注意保濕、吃潤肺生津食物
白露之後真正進入秋季,氣候漸漸乾燥,也就是常聽到的「秋燥」,養生的重點會從排濕轉為防秋燥。
立秋:炎熱潮溼,顧好脾胃為養陰做準備。
處暑:養生重滋陰潤燥、增抵抗力。
白露:燥邪當令,宜多吃潤燥生津食材。
秋分:肝火太旺易傷肺,飲食應滋陰潤燥。
寒露:秋燥抑制肝氣,凡事不躁進。
霜降:補冬不如補霜降,飲食宜平補降燥。
冬季養腎
保養精氣抗病毒
溫補養腎升陽氣
白俗話說「冬不藏精,春必病溫」,也就是說,冬天沒有好好休養生息,春天就會失去抵抗疾病的能力。
立冬:入冬之始,飲食宜健脾胃、養腎氣。
小雪:流感季報到,物受外邪入侵。
大雪:降溫有感,要注意保暖。
冬至:陽氣慢慢萌發,溫補能助培養陽氣。
小寒:氣溫來到最低溫,進補保暖防濕冷。
大寒:養精蓄銳,適合溫補。